来自: 发布时间:2025-08-21 13:42:39
防爆正压柜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保证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以免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外壳,或避免足量的保护气体通过外壳使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降至爆炸下限以下。外壳内部的爆炸环境通过换气变为“安全区域”并保持内部正压,这样普通电气设备就可安装在外壳内,待正压建立并成为正压防爆设备后实现控制设备的各项预定功能。
防爆正压柜的正压防爆的型式
设备内的正压分为三种不同形式,即在系统内部具有稀释气流正压(连续通风型正压)、泄漏补偿正压和静压,它们都以限制可燃性混合物进入外壳内部为目的。这三种正压形式都需要在设备启动前用保护气体对外壳进行冲洗,带走设备内部非正压状态时进入外壳内的可燃性气体,防止在外壳内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同时,这三种形式必须具有监测系统,并进行定时换气,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正压腔体换气时的保护气体必须排放到安全场所,如果排放在危险场所,必须放置阻挡火花或炽热颗粒的阻火器。连续通风型正压防爆对壳内存有发热元器件或大功率发热部件比较合适,但它的耗气量是同样规格的补偿式正压防爆的几十倍甚至百倍。补偿式正压防爆在自控设备中应用较为广泛,在一般情况下,它的电气设备内部不能有影响安全的通风死角。在正常运行时,出风口的风压或充气气压不得低于一定的数值,否则将立刻发出报警或切断电源。目前,正压保护的防爆型式细分为三种型式,即Px、Py和 Pz。依据Px、Py和Pz三种防爆型式及安全装置等的设计准则,可细化正压型结构的设计。
防爆正压柜的正压防爆设备的构成
正压防爆设备由壳体和正压保护系统两部分组成。壳体分主副两腔。主腔的密封结构按技术要求须大于IP40用于安装非防爆仪表和器件等;副腔为非密封结构,用于安装正压控制单元及监测元件,主副腔在自控设备的防爆盘(台、柜)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防爆正压柜的正压保护单元
正压保护单元是实现控制设备(主腔内)正压的关键,它有电气型控制和气动型控制两大类。电气型控制应在危险场合下关、合,容易产生火花。须将电气型正压保护单元的电控部分做成隔爆型的防爆腔体,并按隔爆型的防爆标准要求设计、制造和安装。其电气性能按所需控制要求设计。气动型控制的正压单元由延时计时器、过滤减压阀、气缸、精密减压阀、换向阀、压力表、放大器、节流阀和单气控阀等气动元件以及防爆主令控制器组成。通过气动控制回路的设计,使正压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①在主腔内自动换气结束后,当壳内压力高于设计规定值100Pa时主腔壳内部电气设备自动通电,直至壳内气压到300 Pa时停止供气,压力保持在100-300Pa,成为安全环境;
②当壳内压力<100Pa时,报警系统报警,正压控制单元又启动供气,使壳内正压保持在安全环境下;
③当壳内压力<50 Pa时,因主电源与压力控制器已互锁联动,其自动断电,确保该工况防爆设备的使用安全。由于2区危险区域约占整个危险区域的70%,并且鉴于“失压断电”的缺点,根据IEC正制定只适用2区危险场所的简易正压防爆标准的要求,简易正压防爆盘(柜、台)在壳内没有安装大功率器件的情况下,其正压保护电气件可与其他电气设备分(合)安装在一个腔体,从而实现低压声光报警而不必断电的简易正压保护控制。基于上述正压型防爆设备的设计特点,它在石化、天燃气、医药等危险场合的自控设备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正压型防爆技术非常适合满足大容积的自控设备在危险工况中对安全性生产和经济性方面的需求。